发展中国家经济数据简略
印度:
经济增速:印度经济增速在过去十年中波动,但近几年保持在6%-7%的高水平。2023年二季度实际GDP增速达到7.8%,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8%。
GDP总量:2022年,印度名义GDP总量为3.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2023年,印度GDP达到3.53万亿美元。
中国:
经济增速:中国长期以来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但近年来增速有所放缓,通常保持在6%-7%左右,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有所下降。
GDP总量: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远超印度。
巴西:
经济增速:巴西经济增速在过去十年中波动较大,受全球商品价格和国内政治经济因素影响。
GDP总量: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但具体GDP数据未在搜索结果中提供。
俄罗斯:
经济增速:俄罗斯经济增速在过去十年中也呈现波动,受到国际油价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GDP总量:俄罗斯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但具体GDP数据未在搜索结果中提供。
南非:
经济增速:南非经济增长在过去十年中相对较慢,面临结构性问题和国内挑战。
GDP总量:南非是非洲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但具体GDP数据未在搜索结果中提供。
GDP总量方面,2023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7.7万亿美元
印度经济增速和GDP总量的历史数据如下:
经济增速:
2023年:7.7%;
2022年:6.7%;
2021年:8.3%;
2020年:-6.5%;
2019年:4.5%;
2018年:7.3%;
2017年:6.1%;
2016年:7.934%;
2015年:5.484%;
2014年:6.64%;
2013年:4.7%;
2012年:5.484%;
2011年:10.26%;
GDP总量:
2023年:3.49万亿美元;
2022年:3.39万亿美元;
2021年:3.08万亿美元;
2020年:2.66万亿美元;
2019年:2.87万亿美元;
2018年:2.73万亿美元;
2017年:2.65万亿美元;
2016年:2.29万亿美元;
2015年:2.10万亿美元;
2014年:2.04万亿美元;
2013年:1.88万亿美元;
2012年:1.83万亿美元;
2011年:1.82万亿美元。
印度经济发展的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口红利
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年轻的人口之一,其人口抚养比正在改善,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人口结构。国际机构普遍看好印度的经济增长,标普全球评级预测印度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高盛预测印度将在2075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摩根士丹利的报告称,印度处于“前所未有的增长轨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表示,印度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类似,这有利于印度实现较快增长。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印度人口已经与中国人口持平甚至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而印度人口还非常年轻,超过一半的人口(52%)年龄在30岁以下,27%的人年龄在15岁以下,12%的人超过60岁,占比不到八分之一,人口年龄的中位数为28.4岁,相较中国38.8岁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年轻了10岁。印度的人口抚养比也在不断下降,从2019年开始,印度总抚养比首次低于50%且不断下降,2021年数据显示为48.1%,其中老年抚养比达到10.1%,少儿抚养比则为38.1%。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1年的数据,印度的劳动力人口超过9亿,印度政府则预计,未来10年劳动力人口将超过10亿。
较低的人口抚养比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大,而需要抚养的儿童和老年人相对较少。这种人口结构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减轻了社会抚养负担,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促进经济增长。张永军表示,人口规模大、人口结构年轻是印度经济增长的优势之一。
然而,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印度还需要应对一系列挑战,如提高教育水平、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就业等。此外,印度的人口红利能否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增长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政策环境、市场机制、技术创新等。因此,尽管印度拥有有利的人口结构,但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需要采取综合的政策措施和持续的改革努力。
2. 劳动力成本较低
印度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这有助于吸引外资和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中金公司在2023年9月19日发布的研报中称,印度年轻人口数量众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英语的普及率较高(印度说英语的人数占比约10%,与境外交流比较便利),这些是促进经济增长、吸引外商投资的有利因素。2023年12月12日,第一财经发文表示,印度部分学者甚至将“生产挂钩激励计划”称为“替代中国产业”计划。该计划于2020年3月推出,印度政府为参与此计划的企业提供高额补贴,让印度在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部门增加国内生产,包括形成有弹性的供应链,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并提高出口。
据网易手机网2023年8月17日发文,近年来,随着印度手机制造业的崛起,该国对中国手机的进口数量逐渐减少。2014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手机数量高达1.8亿部,但现在已经几乎实现了手机整机的自给自足。Counterpoint市场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020年,印度产iPhone仅占其全球产量的1.3%,2022年占比已上升至4%,预计2023年将升至7%。
然而,印度在吸引外资和发展制造业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不足、劳动生产率较低、政策环境不稳定等。因此,印度需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充分发挥其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更多外资,促进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印度熟练产业工人的日工资至少为506卢比,在发达地区则不得低于629-831卢比/日。大学毕业生的起薪通常在15000卢比以上(如电信等热门行业则更高),且每年涨幅一般不低于10%;对于有管理经验,尤其是有跨国公司管理经验、具备市场开拓及协调能力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年薪可达3万至10万美元不等。
然而,尽管印度劳动力成本较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印度的劳工质量可能参差不齐,部分工人较难管理,可能出现罢工等情况,且劳动生产率相对低下。此外,印度的基础设施、商业环境、政策法规等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挑战,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企业在印度的运营成本和效率。
3. 英语普及率高
较高的英语普及率有助于印度与全球市场进行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在服务业领域。
4. 政府对制造业的支持
近年来,印度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促进了服装、手机等产业链的承接转移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服装产业链:印度政府为促进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大力支持该产业的发展。早在1999年,印度政府就启动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扶持政策,对所有要更新旧设备的纺织服装企业,银行提供低于普通商业贷款7个点的贷款。此外,印度政府还降低了原材料进口的税率和纺织服装机械产品的税率。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企业的现代化进程,也增强了印度纺织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手机产业链:为促进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提高手机整机进口关税、提供生产相关激励计划、给予税收优惠、提供基础设施支持等。这些政策旨在吸引国内外的手机品牌和供应链企业在印度投资建厂,增加本地价值和就业机会。目前,印度已经能够实现手机的组装、测试、包装等环节,并开始发展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如电池、充电器、摄像头、模组等。
数字经济:2015年7月,莫迪政府提出“数字印度”倡议,这一倡议聚焦于发展电子政务、发展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服务、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让印度广大的农村人口也能接入互联网等。
5. 国际合作加强
印度加强与西方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等,这有助于促进供应链发展和技术创新。
近年来,印度在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网络、6G 等科技领域与西方国家的合作明显增多,这些合作有助于促进印度供应链发展,加速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潜能。以下是具体介绍:
- 促进供应链发展:在全球经济快速重组的背景下,印度越发被视为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和生产目的地,并且已取得早期成果,例如,到2025年,苹果公司可能有四分之一的手机在印度生产。而西方国家在半导体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与印度的合作可以帮助印度提升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地位,加强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供应链的多元化和稳定性。
- 加速技术创新:印度与西方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西方国家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与印度的合作可以帮助印度提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印度的应用和发展。例如,2023年1月31日,美国和印度启动“美国印度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加强两国战略技术和国防工业合作,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国防工业、半导体供应链都将成为美印加强合作的重点领域。
此外,印度和欧盟委员会的代表签署了一项旨在加强半导体供应链和协助研发合作的措施框架协议。该协议由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Thierry Breton)和印度通信、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阿什维尼·瓦伊什瑙(Ashwini Vaishnaw)签署,旨在加强半导体供应链和协助研发合作。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印度与西方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印度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
6. 基础设施投资
印度政府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港口、机场、铁路等,这为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印度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公路方面,印度政府9年来将国家公路总里程从2014年的9.1287万公里增加至2023年的14.5155万公里,且仍有3.8万公里的公路正在建设中。此外,印度还将日均公路建设里程从2014至2015财年的12公里,提升至2021至2022财年的29公里。
铁路方面,印度政府翻新升级了1218座火车站。
航空方面,印度政府推动74个新机场和473条新航线投入运行,将全印投运的机场数量从2014年的74个提高至2022年的148个,推动印民航产业规模跻身全球第三位。
港口方面,印政府已批准70个总额为28.56亿卢比的海港建设项目,其中15个已完工项目将印度12个主要港口的吞吐能力提高了65%。
2021年10月,印度政府投资100万亿卢比,建立了一个大型多模式互联互通国家总体规划项目,全面改善相关规划、审批、执行流程,并在8个月内解决了1300个项目的落实问题,而此前同类问题一年仅解决约500个。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促进印度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资金筹措、土地征用、环保问题、技术和人力资源短缺以及政治体系复杂导致的政策执行困难等。
7. 服务贸易出口增长
印度的服务贸易出口近年来稳步增长,特别是在IT和BPO服务领域,有望成为未来的关键增长动力。
8. 宏观经济环境改善
印度的通胀率下降,央行暂停加息,卢比汇率稳定,这些因素有助于商业信心和私营部门需求的恢复。
印度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1. 女性劳动参与率低
印度女性劳动参与率远低于男性,这限制了劳动力市场的潜力。印度女性劳动参与率远低于男性,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数据,2022年,只有10%的适龄印度女性就业或正在找工作,而男性就业人数则高达3.61亿。印度经济监测中心发现,到2022年,只有10%的适龄印度女性就业或正在找工作。这意味着女性就业人口只有3900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父权文化,女性在印度被认为是家里的主要照料者,女性在外面工作则会被认为是一种耻辱。根据2019年印度的一项全国时间使用调查,印度女性花在无偿照料工作上的时间是男性的8倍。阻碍大城市女性加入劳动力大军的原因还包括安全因素,以及找不到离家近的工作。
2. 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足
印度存在大量未受过充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劳动力,这影响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竞争力。印度存在大量未受过充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劳动力,这影响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竞争力。据调查,印度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6-14岁儿童数量超过2亿。到2025年他们中的1亿人会进入社会工作,但当他们进入社会时恐怕没有太多工作机会等着他们。这意味着印度巨大的人口红利得不到发挥,众多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也会带来社会安全隐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技能培训的不足和就业岗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3. 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有待提升
尽管印度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和改善营商环境。印度在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和改善营商环境。近年来,不少怀揣“淘金梦”踏入印度的跨国公司频频铩羽而归。市场需求不如预期、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劳动力素质不高、营商环境糟糕等因素成为这些外企投资印度的“绊脚石”。世界银行在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将印度评为“全球最难做生意的国家”之一。
4.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印度经济增长主要由服务业拉动,而农业和制造业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平衡经济结构。印度经济增长主要由服务业拉动,而农业和制造业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平衡经济结构。在经历1980年到2000年的三次经济改革后,印度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GDP增速稳定在8%左右,但是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经济受损,印度的GDP也在2011年降至5%,国内行业发展出现疲软。于是在2014年,莫迪政府提出了“印度制造”战略,大力扶持制造业,将工业化重新定为经济发展目标。
5. 就业危机
印度面临就业危机,尤其是年轻毕业生的失业率较高,这可能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印度面临就业危机,尤其是年轻毕业生的失业率较高,这可能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据印度劳工与就业部最新发布的季度报告,从2016年4月至9月的半年里,印度制造、建筑、贸易、交通运输、餐饮住宿、IT/BPO、教育和医疗这8个主要非农产业净新增岗位(net job creation)10.9万个。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仅占这8个产业总人数的0.5%。同一时段里,制造业作为这8大行业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占总人数的一半)仅创造了1.2万个就业岗位。
6. 不平等问题
印度存在严重的不平等问题,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较大比例的财富和收入,这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消费不足。印度存在严重的不平等问题,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较大比例的财富和收入,这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消费不足。根据《新世界财富报告》(New World Wealth Report),在印度,所有高净值人群(HNI)的累计财富从3100亿美元增至5880亿美元,总人数也从2008年的8.4万人增至2012年的15.34万人。相应地,在同一时期内,根据印度储备银行的报告,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根据印度政府公布的标准,每月消费低于1000卢比,约合14美元,即为贫困线以下人群)从40.7%万人下降到26.9万人。
7. 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
随着莫迪政府面临联合执政的考验,未来印度经济政策可能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邦都有自己的法律,严重影响中央的权威和中央政策的实施。印度对外开放难度大。例如,印度总理莫迪上月在曼谷宣布退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无法在自由贸易安排中与RCEP其他15个成员国竞争,印度选择的是保护本国落后的工业,保护本国低生产率的农业。
评论区